Juicing Today 今日推荐:《静止能量》 by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 乌雷

再谈《静止能量》

这个周末,我去看了乌雷离世后的亚洲首展:无量之网。

踏进看展的那个场域时,便一眼看到了乌雷《自我(That Self)》系列作品中的第二件作品《静止能量(The Other Rest Energy )》,然后我的脑袋里就开始回响着阿布一遍又一遍的念着她写得那首《一位艺术家的人生宣言》里的著名段落:「An artist should avoid falling in love with another artist(艺术家应该避免爱上另一个艺术家)」。

这里的阿布指的是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她是 20 世纪以来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被誉为「行为艺术之母」。1975 年,阿布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遇到了她的乌雷(Ulay)——来自西德的行为艺术家,他们随后开启了一段长达 12 年的传奇爱情故事和共创作品的旅程。

而在他们过往所有的作品里,我最喜欢的、也是个人认为他们最经典的作品是《静止能量》。

图为乌雷 / 阿布拉莫维奇的《静止能量》,版权为艺术家所有

图为乌雷 / 阿布拉莫维奇的《静止能量》,版权为艺术家所有。

整个作品的时长只有短短 4 分 6 秒,却是他们所有作品中离死亡最近的一次。一个充满张力的弓箭「伫立」在这段二元关系里——两个人面对面站着,专心地凝视着对方,乌雷的手里的握着是一支带毒的箭,正对着阿布的心脏。

接着,两人开始向后仰倒。彼时,弓箭的张力已经到达了极限,变成了蓄势待发的状态,稍不留神就将飞射而出。这是阿布将生命托付给乌雷的时刻,两人穿戴的麦克风记录了他们的心跳声、以及乌雷紧张的呼吸声。

第一次看到这个作品时,是在三年前的夏天,当时我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是:它是在表达亲密关系中「信任和伤害并存」的隐喻——当你去信任他者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将被伤害的权力(毒箭)交给了对方。

但时至今日,我的理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静止能量》这部作品是在描述创伤的形成。

创伤是被冻结的能量

影像中,阿布和乌雷的时空静止了,他们在 4 分 6 秒里没有发生任何能量的流动,他们的肢体语言停留在了一个固定的动作,伴随着的是彼此处于一个极度恐惧的对立状态里。

假如时间停在此刻,假如我们并没有看到视频的结尾,阿布是否会在这场对峙中活下来其实是个未知,那么此刻,这个视频里的这一秒正在发生什么呢?

你会发现,其实什么也没有发生。

但为什么,在我已经知道结局是这把毒箭并没有射出去的情况下,我依旧带着紧张和恐惧的看完了这段影像?

因为恐惧总是来自可能发生的事,而不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 我们的基因记忆对于创伤和创伤带来的痛苦高度敏感,它会将过去经历过的痛苦投射到未来,以「未知的恐惧」作为载体控制着你的当下。

我们之所以无法释放这个恐惧,是因为「未来」根本无法存在于「当下」。我们对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只能束手无策,任凭它冻结着「此时此刻」。

简而言之,创伤是一种被冻结(frozen)的能量,经受创伤的主体因为未知的恐惧在拒绝能量流动(flow)的可能性。

不仅如此,这些冻结的能量还会让我们进入受害者的角色,显化出经典的「卡普曼三角戏剧」里的模式(受害者 Victim - 迫害者 Persecutor - 拯救者 Rescuerr),紧随其后的,是被一种痛苦的「强迫性重复」所控制。

1.png 原创图片

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卡普曼三角戏剧的参与者们为了维持能量的平衡,他们需要经常切换角色。但有一个隐含假设贯穿其中从未变过:戏剧里的每一个人都处于控制者模式里,每一个角色都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痛苦。

如同《静止能量》里的阿布,她握着的弓和乌雷握着的毒箭是彼此依存的共生关系,看上去她是最危险最无助的人,但如果你愿意放大音量仔细倾听他们的呼吸声和心跳声,乌雷才是更加恐惧的那个人。

恐惧的源头只有一个

如何让冻结的能量开始流动?

究其根本,一个人如果因为曾经的创伤而恐惧于被再次伤害,那么恐惧的背后还是因为匮乏——因为不相信「自我」的本自具足,所以常年处于一种「交换能量」而不是「创造能量」的心智模式里。

交换能量的模式是:你给我,所以我给你。

创造能量的模式是:我创造,我给你。

假如你现在处于创造的视角去观察这一切,那么在这个剧本中,其实并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从来就没有什么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只有你曾经冻结的能量在拒绝流动后,形成的强迫性重复——旧关系痛苦,但旧关系足够的熟悉。所以,你制造了一种永恒的叙事:只要我停在此刻,就不会再被伤害。

匮乏的背后是恐惧,但所有「恐惧的源头」无一例外都是因为对「爱」的渴望。

创造

疗愈创伤的心法只有两个字:创造

具体一点:从「控制」走向「创造」

我能给出的更具体的建议是:

  1. 在生活中遇到的每个人当做是你的延伸,把他们带给你的体验视为你「意识扩展」的一部分。把心碎化为艺术

  2. 当创伤真实发生的时刻,做到如实观照:要么接纳对方给予你的创伤,要么切断对方再次给予你创伤的可能。无论是哪种,都不要再为对方建构一个虚假的「迫害者」的身份。让业力的轮回停在这里。

  3. 从控制者模式走向创造者模式:每个人与你都是镜像关系,你的叙事(视角)变了,你的镜像就会变。场上没有别人。

2.png 原创图片

在学《金刚经》时,我感触非常深的一句话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我们的心是有所得、有所住的,便会遮蔽了我们本自具足的智慧。只有当我是「空性」本身,我的能量才会一直在流动,我的本自具足(圆满)才会得以呈现。

回想在我更年轻的时候,我是一堆思想、情感、看法和偏见,并不是一个生命。

那时候的我,有很多被冻住(frozen)的时刻,那些住在潜意识里地下冰室的永恒少年就是某些阶段能量的停滞。过去一年,我亲手将这些永恒少年从地下冰室里送到了凡间,因为我开始真正认同自己是一个生命,我的能量因「心无所住」重新流动了起来,并且能量密度变得越来越高。

我不再需要通过「投射与认同」的游戏去理解控制者视角,当我的能量来源于创造者视角时,我看见的不再是伤害,而是流动的意识和体验,和它带来的觉察与资源。

保持流动,我的朋友。

春天来了,祝好:)

拓展阅读

阅读更多:Juicing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