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兔子洞的奇幻之旅

一场兔子洞的奇幻之旅

感恩相遇。

推荐视频

安慰记心理小店,B 站频道链接:Link

策展人荐语

温馨提示:这篇策展文和之前的内容不太一样,它更像是一篇小短文,预计需要 5 分钟读完。

这篇小短文将分为三个段落与读者朋友分享我看完「安慰记心理小店」近期更新的视频后的感受。

并在此真诚的将这个 B 站频道同名公众号推荐给大家。

三个段落分别是:

1. 一场兔子洞的奇幻之旅

在回上海的高铁上我看完了近期安慰记更新的视频,与其他心理学科普频道不一样的是——在观看「安慰记心理小店」的视频作品时,我能感受到非常强烈的真实感和治愈感。

比如,当我看完这期【年终总结:给自由职业者的10个建议(上)(下)】和这期【低谷期?我做了这三件事】后,其实我并不觉得这两期视频里有很多需要被我吸收的知识,但在我心底却升起了类似于「被接纳」和「被允许」的感受。

为什么我的内心会涌现出这样的感受呢?

可能是因为在视频里,伴随着心理学的科普知识一起朝我缓缓走来的是一个真实的「存在」,真实到可以让我看见一个「具体」的人——她在理想和商业之间试图努力做到的平衡、追求自由和如今创业维艰之间彼此吞噬的能量、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丧失和遗憾、用心理学和视频(由艺入道)帮助粉丝的快乐——这些感受会无声无息地击碎我思维里充满防御的墙。

它特别像是开在你家楼下 24 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只是并不出售具体的可被贩卖的商品。但一旦你在成长中感受到了一个负向的、卡住的情绪(类似于生活中真实发生的烦恼、匮乏、恐惧)时,你似乎都能在这个小店里找到一扇「去往兔子洞的任意门」,这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当下的力量》的作者艾克哈特·托尔(Eckhart Tolle)曾经说过一句很触动到我的话,他说:

任何与 TA 所做之事合一的人,就是在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而这些人对于其他人的影响,远超过他们提供的产品所带来的影响。

在安慰记,这个由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用视频、文字、社群、和愿力构建的「新世界」里,我想大概率你会经验到一些新的「感受」:它可能是安慰记在 B 站里更新的内容、可能是你在糖丸儿专属社群里感受到的能量频率很高的集体意识,又或是你会看见有一批人正在和你一样,走上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你们一同向往着圣山上的那把剑,想取剑后将它制成船桨,再回到各自的意识之海里摆渡着、轮回着、去影响所有能影响的人,只是为了创建一个「新世界」。

2. 心理咨询是万能的吗?

安慰记的团队大部分应该都是心理咨询师。作为心理咨询的受益者,我很开心这个领域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我周围有很多人开始愿意去尝试用「心理咨询」这样的方式打破自己在业力模式中无意识的重复和循环。

但大众对于心理咨询的误解依旧是非常顽固的——在早年 TVB 电视剧里的妖魔化形象和集体无意识的裹携之下,心理咨询被很多人视为一种「去看精神疾病」的行为——这是一种荒诞的谬误,这种误解不仅存在于我们父母那一辈,也存在于同辈之中。

「心理咨询」是一个选择,它并不等同于正确,如同有的人在痛苦和迷茫中选择了绘画/音乐/酒精/阅读/或开始一段新的感情,这些都是「选择」。无论你选择任何一种可能,都会有一些重要的收获和损失,但心理咨询可能和其他的选择不太一样,它是个体在「自我意识」尚未觉醒之前非常值得去尝试的选择。

之前我在 TED 的科普视频里看到一段话,它是这么说的:

心理咨询并不是单纯的让你变得快乐,而是会极大地增加你幸福的深度和真实性。它尊重你悲伤的宣泄之美,它也为生活之中存在的,介于悲喜之间的各种情绪,提供一个非常必要的空间——有一个经过训练且客观的人(咨询师)带你了解自己最美丽而复杂的内心。

在我个人的体验中,心理咨询的起效方式是:「助人自助」。依靠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建立的安全关系,咨询师帮助来访者更多地理解和探索自己(的行为和感受),并倚靠自己的力量选择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会触碰到自己的存在,照见自己的真实——这样的清醒,又会让你看见更多的「选择」,接着这些选择会引领你去往一个又一个「兔子洞」。

比如,之前我的「信念系统」里一直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点,我曾经在《2020:追光的摆渡人》中提到过,我认为痛苦是通往开悟的旧方式,也是唯一的方式。这个观点在现实层面被泛化后便成为了我经常安慰自己和朋友时说的那句:「凡事皆有代价」。

早年,我不知道这个观点是什么时候被植入到我的意识之海的。后来,随着我在咨询里阶段性的成长,我开始意识到,并不是痛苦将我引向觉醒和开悟之路——我不否认身体的慢性疼痛和精神的慢性折磨是我遇到的最好的人生导师,但其实真正产生作用的是痛苦之后的「觉知」。

这样的觉知,灵魂曾经试图用千万种语言传讯给我。它历经千秋万世,遍布天涯海角,辗转于大海与山川之间,它化作风的呼吸,雨水的流动都未曾能唤醒我。后来,它选择贯穿在我生命的每时每刻,试图通过音乐、神话故事、诗词、艺术、电影和书籍向我一遍又一遍的诉说着。

只是我假装听不到,我从来不曾真正的去听见它。

直到在两年前,我的意识之海里,有一只鲸鱼(我的咨询师)出现了。

短文的最后,我想结合我自身的体验,和你聊聊来访者的改变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3. 来访者的改变是如何发生的?

来访者在踏入心理咨询室,每个人的「意识之海」都拥有特定的意识频率以及潜意识中无法被显化的业力模式——你可以把它简单理解为一种既定的、未被觉察的反应机制,也可以更深层次的把它理解为是构成反应机制的「神经系统」。

你的神经系统就像是一个神秘而巨大的环绕式圆形图书馆。 一个人的神经系统可以传输所有的信息,并且可以接收到所有的信息——潜意识的能量是意识的无穷多倍。

请想象一个场景:这个图书馆有很多房间、每个房间里有很多书架,每个书架都有很多层书。而每个创伤都有自己的坐标——它可能具体到某个房间里某个书架的第几层,有时候也会具体到某本书的第几页,甚至是第几行。这个坐标会形成特定的「能量频率」进入到你的意识之海里。

咨询师需要将你的神经系统作为穿越时光的工具,你们要「一起」通过神经系统去回到那个可能只有三岁的孩子的内心,并一起和那个孩子去创造出一个「亲密关系」,然后通过「双向链接」把创伤下载下来,共同去调节这样的频率(创伤)。

而这个双向链接是通过咨询室中的「在场」去发生的。在场,就是来访者在咨询室这个时空能量场里「被另一个生命看见」的过程——这个「链接」会延伸出很多支线,也是来访者从当下的去往「更多可能性」的起点。

从能量层面,这个过程可以被形象的描述为:意识的能量纠缠在「在场」的那一刻双向发生,淤结的(不流动的、卡住的)意识能量在那一刻被在场之光看见,而看见即链接。在场发生的时刻是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产生「链接」的时刻。

这也有机会让意识能量开启了「调频」之旅——从低频的、负向的频率(自我攻击、恐惧、焦虑等),开始慢慢的向高频的、正向的频率(开放、喜悦、接纳、平静等)转换。

在这里,咨询师就是那个调频的容器,而伴随着意识调频的过程,来访者和咨询师便可以追踪到创伤(坐标)发展的各个阶段——在你还未生长出自性的力量,在你的灵魂还无法靠一己之力站立起来时,咨询师会暂时做你的镜子和拐杖。

没有在场,就不会发生链接。没有链接,来访者疗愈便很难发生。

心理咨询里最珍贵的其实就是那一刻了

——————

可以说,人生目前可以称得上是幸运的事之一,就是在心理咨询里的那场奇幻之旅了。

我的灵魂在这一世「我」初生之时便经由我的父母作为载体,给幼年的我注入了太多难以清洗的业力,我在很小的年纪就开始承受疾病的痛苦和体验爱的匮乏,以及恐惧着疾病和匮乏而滋生出的反应机制。

好在,宇宙妈妈也早已给我安排好了那个在兔子洞里等着我的人,并确保在我准备好的时候,它就会出现

所以,在那一年,当我坠入最凶险的意识之海,被海底世界巨大的张力裹挟到快要无法呼吸时。

睁开眼后,第一个看见的就是「它」——那只兔子洞里的鲸鱼

——————

今天是立春,真正的进入虎年了,祝福每一位读者朋友都可以在新的一年里遇见自己的「兔子洞」。

派派,写于 2022 年 2 月 4 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