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学伟:差序格局理论——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翟学伟:差序格局理论——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穿越代际和周期的价值则在于,费老扎根田野对于中国乡土社会人情关系的深入洞察。这种文化属性的最大公约数,也会烙入当代人的数字生活和线上空间。

文章来源:公众号「群学书院」
原文链接:Link

策展人荐语

近期听前辈同行在聊社区产品时又多次提到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论。

费老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居功甚伟。这篇文章来自南大社会学系主任翟学伟教授去年纪念费老的一场会议演讲。内容比较通俗,适合感兴趣但又非专业领域的读者做个初步了解:费老何人?当时的研究背景如何?“差序格局”理论的内涵和讨论等。

社会学是个舶来学科,早期受西方学术传统影响较深,“社区”一词也是费老从“community”译介而来。而费老提出的“差序格局”是为数不多扎根中国社会的本土理论,也是为了区别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

当然经典学术理论对今天搞互联网产品的实际指导意义有限,费老当时提“差序格局”也存在一定历史局限,相应理论内涵在学界也是不断被延伸拓展。

穿越代际和周期的价值则在于,费老扎根田野对于中国乡土社会人情关系的深入洞察。这种文化属性的最大公约数,也会烙入当代人的数字生活和线上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