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对立统一

尊龙: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对立统一

John是相当大众化的英文名,Lone道尽自身经历的悲苦,而翻译成中文“尊龙”,“龙”又是个极其明显的中文符号,他把这些全都杂糅在自己的姓名中。

文章来源:公众号「虹膜」
原文链接:Link

策展人荐语

之前策展主题多偏向科技、商业、社科等领域,后续也打算分享更多元领域的好内容,以及我自己多面向的想法和思考。

本文是影评公号《虹膜》近期关于尊龙的一篇文章。缘起于尊龙69岁暮年近照在社交媒体流传,一时成为话题。这篇文章的价值我觉得在于,通过尊龙个人经历和与同时代其他华语影星的对照,写出了三组对比:

1、尊龙和张国荣在面相上的差异,对两人相似角色塑造的影响;2、尊龙和成龙在好莱坞成名路径的差异,以及他们在好莱坞电影语境下的华人形象差异;3、中国市场在全球电影行业地位的提升,以及当下好莱坞对于能真正代表华人形象的中生代华裔演员的人才稀缺度。

文中提到一点,尊龙身上体现出来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这让我联想到他给自己起的艺名John Lone:John是相当大众化的英文名,Lone道尽自身经历的悲苦,而翻译成中文“尊龙”,“龙”又是个极其明显的中文符号,他把这些全都杂糅在自己的姓名中。

另外,文中也有很多尊龙不同电影的剧照/动图,尤其是《蝴蝶君》和《龙年》里的抽烟动图,一柔一刚,角色气质对比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