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绝100次后我学到了什么?

被拒绝100次后我学到了什么?

「我不能让那个6岁的我的心碎和恐惧感一直这样支配我的生活。」蒋甲说。他的挑战我看了很多遍,并且开始了自己为期一月的「每天获得一个负反馈」挑战。

观看链接:Link

策展人荐语

蒋甲从100次被拒绝中学到了什么呢?

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他请求在一个陌生人家的后院种上一束花。陌生人说不行,在蒋甲问原因时,他说「我有一只狗,它会把后院所有东西都刨出来。如果你想种花,你可以到街对面,问问康妮,她超爱花的。」康妮开心地接受了蒋甲的请求。

你看,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请求的反应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他人的反应更多地是取决于他人的需求、心情、所处的环境、以及成长背景、认知、过往经历等等。如果我能去了解这背后的原因,那么即便被拒绝,我也不会因此否定自己的价值。

其次,在做了足够多的尝试后,蒋甲发现,这个世界实际上比我们预期的要有更多的善意,人们也更友好。尤其,如果自己在提出请求时保持了信心和冷静,没有匆忙逃走,而是继续给出理由、站在对方的立场表达理解,或者,哪怕只是多问一句为什么。

其次,在做了足够多的尝试后,蒋甲发现,这个世界实际上比我们预期的要有更多的善意,人们也更友好。尤其,如果自己在提出请求时保持了信心和冷静,没有匆忙逃走,而是继续给出理由、站在对方的立场表达理解,或者,哪怕只是多问一句为什么。

最后是我自己的一个感想。我觉得被拒绝、被漠视这种来自他人的负面的反馈,其实是必经的,并不是所谓的「问题」,而是自然而然的存在。

因为人是活生生的生物,即便是最志同道合的伙伴也有各自目标不同的时刻,即便是最要好的朋友也有自己的能量和精力的高潮和低谷,没有人能在百分百的时刻百分百地理解和照顾到另一个人的感受。我自己也不能。

不妨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不能,将一个个负反馈当作必经之路上的一个个里程碑,去享受退就是进、进一寸退一寸都有一寸的欢喜。